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三级_任我爽橹在线视频精品一

<bdo id="gtnf3"></bdo>

  1. <address id="gtnf3"><var id="gtnf3"></var></address>
    <dfn id="gtnf3"><mark id="gtnf3"></mark></dfn>

    1. <pre id="gtnf3"><del id="gtnf3"><th id="gtnf3"></th></del></pre>

      <dfn id="gtnf3"><ul id="gtnf3"></ul></dfn>
    2. 您當前的位置 :??诰W(wǎng)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五指山黎族露兜葉編:大眾工藝的小眾傳承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陳耿 時間:2019-03-18 08:57:29 星期一

        原標題:五指山黎族露兜葉編

        大眾工藝的小眾傳承

        梁桂香阿婆頭戴自己編的草帽,展示一張她編織的露兜葉編草席。

        海南島的黎族先民對身邊植物的利用可謂到了極致,留下了黎錦紡染織繡四大傳統(tǒng)工藝、藤編和竹編技藝,以及竹木樂器制作等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五指山市毛道鄉(xiāng),一些村莊的黎族婦女還在用野生的露兜葉編織草帽和草席,其中以空中村最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懂得編織。海南日報記者先后三次進村,記錄了這一技藝的編織過程。

        備料

        每年春天,隨著氣溫的上升和日照越來越充足,草木愈發(fā)蔥蘢。

        80歲的黎族阿婆梁桂香,她已經(jīng)很少下地干農(nóng)活,但從小就學會的手藝,她一直沒有舍棄。

        某日,天氣時陰時晴,無雨,體感甚是清爽。梁桂香身體瘦弱,腳步緩慢但不失利索,她從自己住的小瓦房里出來,要步行到兩公里外的一座小山丘上,割取野生露兜葉子。

        阿婆到了山上,用尾端帶彎鉤的砍刀割下了長度在2米上下的露兜葉子。葉子有三排銳刺,中間呈龍骨狀的一排與兩側(cè)的方向相反,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手,滲出些許血液,或被劃到表皮,在粗糙的手背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劃痕。

        一大捆晾曬得半干的露兜葉。

        好在梁桂香動作熟練,被銳刺扎到的次數(shù)極少,但被劃還是避免不了的。割完葉子,阿婆就地處理葉上的利刺,先用小刀剝掉中間那一排,由于兩側(cè)的刺是逆向而生的,在此過程中稍不留神就會被扎到手,即使不流血,也會非常疼痛;去掉這一排的刺,等于將露兜葉子一分為二,然后再將另外兩排利刺分別剝離;最后將它們輕輕對折,避免弄斷,捆好,挑回村里。

        在家門口的水泥地板上,梁桂香解開露兜葉,將它們悉數(shù)攤開,平鋪在地上,在太陽底下晾曬。

        阿婆說,這需要兩三天的時間,等葉子差不多變干,但又不能完全不含水分時,再用來編織草帽或草席。

        制作

        晾曬后的露兜葉呈淡綠色,柔韌性極好,梁桂香會再次用小刀將它們修邊,同時根據(jù)需要確定大致寬度,如果要織草帽,大約1.5厘米就夠了,如果要織草席,則需要2.5厘米的寬度。

        接下來的編織環(huán)節(jié),只需要一張矮凳和一雙手。

        編織草席時,將露兜葉擱在地上,定好經(jīng)緯走向,以十字交叉相織進行,葉片長度不夠的,就拼接,這個動作不需要將葉片開口,只需壓在上一條葉片兩三厘米處即可。梁桂香阿婆告訴記者,在60多歲的時候,她一個上午就能編好一張寬1.3米、長1.9米的草席,現(xiàn)在至少得用一天時間,累了就歇息,因此有時候要用兩天時間。

        編織六邊形的尖頂草帽難度較大,草席則相對容易些,技術(shù)含量稍低。以她現(xiàn)在的速度,寬度在半米左右的六邊形尖頂草帽,除了吃飯和休息時間,每天至少也能編成一頂。草帽雖小,但在收邊和收頂時難度最大,且最費時費眼力。

        草席和草帽編好之后,在陽光下繼續(xù)晾曬,直到水分完全消失,顏色也就逐漸變黃,此時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空中村懂得露兜葉編的黎族婦女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

        心愿

        梁桂香編織的草席和草帽主要是自己和家人在用,從來沒有賣過。在記者的請求之下,阿婆還是破了例,以記者主動提出的20元的價格,“讓”出了一頂草帽。

        她睡覺的草席,冬暖夏涼,躺著很舒服。阿婆說,這門手藝是她小時候跟父母學的,那時候誰都會編,在過去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誰不會編誰就沒有帽子戴,就沒有席子睡。

        不過,野生露兜葉編織的草帽有一個缺點——使用壽命較短,一般情況下只能用半年,而且被雨淋后極易朽壞;草席也有類似的軟肋,最怕被水泡或被水浸,因此一旦臟了,阿婆就用濕布擦拭,然后自然風干。

        梁桂香表示,如果現(xiàn)在誰想學這一技藝,她隨時都可以傳授。遺憾的是,現(xiàn)在村里的中青年婦女,都沒有人愿意學習這一編織技藝,原因一是可以輕松地買到市場上售賣的竹席或草席,二是她們更愿意在農(nóng)閑時外出打短工,增加經(jīng)濟收入。

        目前,像梁桂香一樣能編織草席的,在空中村還有10名黎族婦女,她們的年齡都在60歲以上;跟她一樣能編草帽的,只有黃玉英——另一位年過八旬的阿婆。

        五指山市毛道鄉(xiāng)文化站站長符雄堅告訴記者,以前在五指山地區(qū),黎族人用露兜葉編織日常用品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現(xiàn)在主要集中在毛道鄉(xiāng)的毛道、空中、紅運和毛卓(梁桂香的娘家所在地)這四個村落。

        符雄堅說,用露兜葉編的草席,除了作為床上用品,過去還曾作為一種殯葬用品,在木制棺材稀缺的年代,用這種草席包裹逝者是很常見的,即使是在今天,還偶爾能夠見到。

        一張編織完成后、在陽光底下繼續(xù)晾曬的草席。

        記者查閱了《中國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等資料性書籍,并未找到有關(guān)黎族民間用露兜葉編織日用品的記載。

        能否將這一工藝稱為“草編”呢?

        為此,記者采訪了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黃友賢。他說,當?shù)亓晳T于將這稱作“露兜葉編”,它也屬于“草編”的一種,以前很普遍,各類日用品都有。

        老家在保亭的黃友賢小時候還在鄉(xiāng)下見過用露兜葉編的衣帽筐和扇子,現(xiàn)在基本上只見到草席。

      ?

      相關(guān)鏈接:

      海口騎樓老街:民間藝人好手藝 棕櫚葉編玫瑰花

      ?

      (編輯:王秋芳)
      ?

      網(wǎng)友回帖

             www.zw34.cc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