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三级_任我爽橹在线视频精品一

<bdo id="gtnf3"></bdo>

  1. <address id="gtnf3"><var id="gtnf3"></var></address>
    <dfn id="gtnf3"><mark id="gtnf3"></mark></dfn>

    1. <pre id="gtnf3"><del id="gtnf3"><th id="gtnf3"></th></del></pre>

      <dfn id="gtnf3"><ul id="gtnf3"></ul></dfn>
    2.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诰W首頁 >瓊臺人文 > 古村老街
      濃郁黎族文化 探訪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xiāng)番道村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郭暢 通訊員 秦海靈 陳歡歡 時間:2017-06-19 09:31:50 星期一

        收獲季節(jié)的番道村稻田。瓊中宣傳部 供圖

        在樹頭下織黎錦的番道村婦女們。朱德權 攝  

        編者按

        今年,國家民委命名717個村寨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有11個躋身其中,僅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就有3個獲此殊榮,它們分別是紅毛鎮(zhèn)的什寒村、什運鄉(xiāng)的便文村和番道村。

        記者探訪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xiāng)番道村。這里是典型的黎族村寨,體驗黎族風情,觀賞黎族歌舞、阿婆織錦,品嘗黎族特色美食山蘭酒、竹筒飯、魚茶,跟黎族婦女們一起學釀山蘭酒、制作竹筒飯……近兩年,這個背靠鸚哥嶺保護區(qū)的小山村慢慢走近人們的視野。

        鸚哥嶺下,白云綠樹之間,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黎族小村——番道。

        通過“特色村寨”“風貌管控”合力建設,番道村已經摘掉了昔日破舊村莊的“帽子”,綻放出新姿。

        “紅色”番道村

        民風淳樸?騎行路線受熱捧

        番道村位于海榆中線177公里入口約200米處,是個依山傍水的黎族村莊。

        駕車行駛在去往番道村的海榆中線上,窗外皆是美景,盤山公路,有驚無險,沿途盛開的鳳凰花,一路相伴。

        近兩年,瓊中推出10條精品鄉(xiāng)村旅游線路,以紅色黎家為主題的“番文線”(番道村——便文村)深受喜愛。從瓊中營根鎮(zhèn)出發(fā),途經紅毛鎮(zhèn)白沙起義紀念園,抵達番道村。

        進村路上,兩排筆直的檳榔樹,好似衛(wèi)兵列隊歡迎,山坡上的青芒果,任游客采摘。眺望遠山,青峰綿延,眼前排排具有黎族風情的民居讓人眼前一亮,村民們坐在自家房前屋后,乘涼聊天,怡然自得。

        村口的瓊中鄉(xiāng)村旅游吉祥物“奔奔”展開雙臂,萌態(tài)盡顯,引得游人紛紛爭相合影。累了,坐在有些“破舊”的木板凳上,感受原生態(tài)的村寨生活,太陽越來越毒辣,但因有大樹庇護,陽光也變得溫和起來。

        站在仿古棧道上,可以看到一大片稻田地。進入六月,金黃色的稻田隨風舞動,寓意著豐收喜悅。

        “這里為何放了3個大酒缸?。俊编l(xiāng)間小道上顯眼的酒缸引得游人駐足,“是不是因為黎族同胞喜歡自釀美酒啊,那也不應該放在路中間吧?”

        這話,引得許多村民大笑?!斑@是政府進行村莊改造時設計的獨特一景。酒缸也象征著風調雨順,來年要獲得大豐收!在農村,只有豐收了,才有多余的稻米釀制美酒,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嘛!”番道村村民王家曉滿臉笑意地說著,還熱情邀請游人到他家中做客,品嘗山蘭米酒。

        古老番道村

        傳承濃郁的黎族文化

        民俗文化活動生于民間、興于民間、藏于民間。有人說,少數民族的同胞,天生能歌善舞,這話一點都不假。

        番道村就是一個縮影,當地村民成為黎族文化的“活歷史”。

        白天,農民們忙于農活,夕陽西下時,大家放下鋤頭,換上民族彩衣,隨即,山歌響徹山谷。

        近兩年,番道村村民還自發(fā)組織了一支文藝宣傳隊,結合民族風情特色,自編自演文藝節(jié)目,并在村公園內建起一個民族特色演藝臺,開展民歌民舞文藝活動。

        “妹妹啊,快來撿螺,把它裝滿你的腰簍,等一下咱倆回家,將螺放在土鍋煮一煮……”(黎語大意),這首黎族民歌《撿螺歌》,曲調歡快,是番道村文藝隊每晚的必唱歌曲?!坝慰拖矚g,我們都會一字一句地教。”番道村文藝隊隊長王春蘭說。

        此外,文藝隊還創(chuàng)作了《打柴舞》《竹排舞》等10多首民族歌曲,每逢節(jié)假日,這里就是黎族同胞的“秀場”,游客也能一飽眼福。試穿民族服裝,唱上幾句新學的黎族民歌,再跳上一段黎族風情舞蹈,傳統的民俗體驗活動,讓大家難以忘懷。

        這里不僅是瓊中黎歌之村,還是黎錦之鄉(xiāng)。農閑季節(jié),在村口的大樹下,你會遇見正在忙碌的一家老小,孩子雙手搓著麻線,老人用植物汁液染著新線,年輕婦女腳踏織布機,揮舞著竹刀,彩線在一穿一壓中,構成富有民族風情的黎錦,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等豐富圖案在小小黎錦上活靈活現。

        黎錦文化博大精深。一套完整的黎錦服飾包括筒裙、頭巾、花帶、包帶、床單、被子等,用黎族織錦和單、雙面繡布料制作的黎錦筒裙色彩艷麗,黎族婦女還要在上面鑲嵌云母片、貝殼片、銀片、琉璃珠,穿上鑲嵌珠寶的筒裙跳舞時,光彩奪目。

        番道村豐收酒壇。 鄭潮民 攝

        番道村。

        魅力番道村

        因山就勢、依山傍水

        昔日的番道村,和很多偏遠山村一樣,交通閉塞,貧困人口多。蛻變不過幾年光景,如今的番道村,成了省內外游客鄉(xiāng)村游的好去處,這源于番道村樹立了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理念。

        瓊中的發(fā)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既是跟隨中國經濟整體進入新常態(tài)之后的必然選擇,也是瓊中這樣后發(fā)地區(qū)、生態(tài)核心區(qū)的唯一途徑。最終實現包容性發(fā)展,讓廣大偏遠山區(qū)少數民族群眾得到實惠,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番道村是瓊中建設海南中部綠色崛起試驗示范區(qū)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海南中部綠色崛起的鄉(xiāng)村樣本。

        按照“因山就勢、依山傍水、彰顯特色”的基本思路,瓊中先后整合資金600多萬元建設番道村特色村寨項目,對全村民房進行黎族風格立面改造裝飾、硬化水泥路面、人工濕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黎族百姓的居住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少數民族特色村居也得以保存下來。

        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村寨,促進民族村寨經濟繁榮發(fā)展是根本,?政府“輸血”,老百姓也不忘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因地處山區(qū),林下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瓊中積極扶持少數民族農民開展林下經濟致富,目前在番道村最有名的林下項目要數山雞飼養(yǎng)項目,村里修建2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養(yǎng)殖場,同時還在技術、種苗、拓寬銷路等方面給予農戶一定支持,如今村民參與度高了,腰包自然也鼓了。

        村民們住上舒適房,有了產業(yè)扶持,少數民族經濟產業(yè)的發(fā)展和挖掘與傳承濃郁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這樣的魅力黎村,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熱愛黎族文化的游客紛至沓來。

      ?

      ?

      相關鏈接:

      史圖博為海南黎族留下文化遺產獲專家認可 文物將回瓊辦展
      五指山展示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140名黎族青年集體織黎錦
      樂東黎族竹木器樂手工匠人劉志堅——一片癡心在絲竹
      黎族山歌劇《呦呦鹿鳴》下月排演

      ?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www.zw34.cc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