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避免“蘋果”成“苦果”
????萬人信貸、百人失信,這個比例或許并不“觸目驚心”,但背后反映的問題值得思考。大學生缺少獨立收入來源,對蘋果手機等中高檔電子產品趨之若鶩,是否反映出愛慕虛榮的消費觀念?這背后,是不是崇尚奢侈的社會風氣在作祟?
????中國的許多大學生已經成人,但是消費觀卻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消費金融公司在利潤最大化的原始動機下,以寬松的門檻向大學生放債,對非理性消費客觀上形成誘導。子債總會有父還,這恐怕才是消費金融公司敢于放債的底氣所在。盡管央行并未就能否向大學生貸款發(fā)出禁令,但是消費金融公司也應承擔起社會責任,規(guī)范發(fā)放貸款,委托家長進行。這樣,才能避免信貸“蘋果”成消費“苦果”。《人民日報》
????算算賬>
????按揭貸款買手機
????年利率實際超40%
????記者專門咨詢了一位小貸公司的人士,按照貸款2000元、選擇期數(shù)12個月,月供為246元計算,實際的年利率大概在48%-49%之間,并不是之前媒體報道的47.6%。“那家媒體是比較簡單的將總利息除以本金得出的結果,但實際上由于每個月都要還一部分本金,利息也是重新進行計算,所以實際的年利率要比47.6%高一些?!?/p>
????這位人士說,從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看,肯定算是高利貸的范疇了。銀監(jiān)會規(guī)定,小貸公司的貸款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15%,即小貸公司不得超過24.6%。不過,該業(yè)內人士也強調需要看貸款公司是如何處理收費方式的。該人士估計一般會通過技術處理,來規(guī)避小貸公司不得超過同期銀行利率4倍的規(guī)定,貸款合同上肯定不會簽47.6%,估計有附加顧問費。
????如此高的貸款利率,為什么還有人趨之若鶩呢?另一位人士分析:“因為貸款金額比較小,跟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成本相比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消費者并不在意?!?/p>
?
?
相關鏈接:
工商總局要求查處蘋果“霸王”條款
消協(xié)律師點評蘋果新維修條款:只是換湯不換藥
打掉蘋果“無與倫比”的傲慢
貸款買“蘋果”誠信與攀比的較量
蘋果回應“雙重標準” 多次陷入質量門從未道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