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易金梅在看蘇元寄來的信。
???11日上午,家住武漢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東荊社區(qū)的易金梅一早坐到電腦前打開QQ,看見兒子的溫馨留言,幸福地笑了。她遠在美國的兒子蘇元,即將開始博士階段的學習。
????聾媽媽獨自擔起育子責
????今年50歲的易金梅是個苦命人,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偏偏她先天性耳聾,左耳戴上助聽器也只有微弱的聽力。高中畢業(yè)后,她進入原漢陽造紙廠的食堂當勤雜工,并認識了同廠的同事,不久兩人結(jié)為夫婦。1987年,他們的兒子蘇元出生??尚『⒌母赣H并不稱職,他跟社會上的閑雜人等來往密切,一隔幾個月不著家。易金梅每天結(jié)束了近10個小時的體力勞動,回家后還要當?shù)之攱尅?/p>
????正常人和聾人交流起來都有困難,更何況要一位失聰?shù)哪赣H教孩子說話。最初,易金梅指著家里的桌子、椅子教小蘇元發(fā)音,故意把口型做得很夸張,然后盯著檢查他的口型是否正確。隨著他掌握的詞匯量越來越大,易金梅的眼神已經(jīng)跟不上他的語速?!氨仨殦Q一種辦法?!?/p>
????等到小蘇元上幼兒園后,易金梅開始教他認字。上小學前,他就能跟媽媽在紙上進行簡單的會話了。此后20多年來,母子倆主要靠這種無聲的方式進行交流。
????紙筆對話伴兒成長
????從小到大,蘇元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名,并且一直擔任班長。旁人都以為他天生就是塊學習的料,其實只有易金梅知道這孩子的心有多重?!八U好強,也不貪玩?!睋?jù)說,他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考試得了全班第二名,回家后關(guān)在房里悶悶不樂,原本說好考完放松的計劃也取消了。易金梅就坐在他旁邊用紙筆勸了近兩個小時。“媽媽,我這次沒有考好!”“考第二名已經(jīng)很厲害了!”“可我以前一直都考第一名的!”“人生不是百米賽跑,不用在乎一次、兩次的勝利和失敗?!?/p>
????蘇元小時候不愛出門跟小朋友一起玩,她就陪著他打撲克牌、下跳棋。蘇元最喜歡的玩具是3歲生日那年得到的一個游戲機。為了這件禮物,易金梅從幾百元的工資里硬是省下了200元??伤约簠s連續(xù)七八年沒有穿過新衣服。
????剪貼書報與兒一起進步
????記者走進易金梅60多平米的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景觀——門上、墻上和冰箱上都貼著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比如“出門不要忘記帶鑰匙”。她笑著說,蘇元小時候她就用這種辦法提醒他,現(xiàn)在自己年紀大了更需要自我提醒。
????易金梅介紹,蘇元一天天長大,學到的知識也與日俱增,經(jīng)常冒出一些易金梅聽不懂的話。為了跟兒子保持思想上的交流,她重新?lián)炱饘W生時代的愛好——在書上和報紙上看到有啟示意義或者跟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文章或段落,她就動手剪貼或摘抄下來。
????“寒門生貴子,嬌子如殺子?!薄爸怯缓檬谴纹罚w育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現(xiàn)在她家里保存著20多本這樣的筆記本,內(nèi)容涉及學習、工作、為人、交友、愛情、婚姻和養(yǎng)生保健等方方面面。工整娟秀的字跡下透露出易金梅嚴肅認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2005年,蘇元考入廈門大學生物系,書信成為母子唯一的溝通方式。不管有多忙,蘇元都不忘每個月給易金梅寄一封家書,從學習到生活都會如實告訴媽媽,他會在信中反省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蘇元2009年考取美國密蘇里大學生命科學專業(yè)的全額獎學金,開始碩博連讀。去年,親戚送給易金梅一臺二手電腦,方便她跟蘇元網(wǎng)上聯(lián)系。她學會了使用QQ,以后每個周末晚上11點她都要跟兒子上網(wǎng)聊天。(文/圖記者 萬凌 通訊員 沈春宏)??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