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8日,西客站候車室,一位母親為了喂年幼的孩子把方便面咬成一小截,孩子卻等不及地張大了嘴巴 。此圖為CFP 年度日常新聞類金獎。
“康師傅解散了,不賣方便面了!”
2017年元旦過后,這樣一條消息刷爆了社交媒體。
雖然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1月3日通過微博發(fā)表聲明表示,解散的是頂新集團旗下的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陸公司始終聚焦主業(yè),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對大陸市場無任何不利影響。但是此事依舊一石激起千層浪。
朋友圈一句“你有多久沒吃方便面了”除了引發(fā)懷舊感慨之外,人們不免要關心,這碗從小吃到大的方便面還能再扛幾年呢?
兩個康師傅到底啥關系
“我特別想強調一下,臺灣康師傅公司是一家商貿公司,主要職能是協(xié)助味全公司做一些業(yè)務,它的經營范圍僅限臺灣地區(qū),主營業(yè)務是方便面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在問題油事件發(fā)生后,康師傅終止了對味全的授權,臺灣康師傅公司沒有了業(yè)務?!?康師傅控股新聞發(fā)言人李宜霖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雖然兩家康師傅的母公司頂新集團也一再聲明此康師傅非彼康師傅,但是兩個康師傅到底什么關系呢?為什么又要解散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資料發(fā)現(xiàn),臺灣康師傅注冊地是中國臺灣云林縣,設立時間是2003年4月24日。目前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方便面、飲料的“康師傅控股”是臺灣康師傅的母公司,對后者全資擁有。頂新集團則是康師傅控股的大股東,頂新同時也是另一臺灣食品品牌味全的大股東。
資料顯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已于1996年2月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上市,總部設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主要從事方便面、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yè)的生產和經營。頂新國際集團則是以食品制銷為中心的企業(yè)集團,旗下?lián)碛锌祹煾?、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多個品牌,同時頂新還涉及糧油、地產及社會公益等行業(yè),事業(yè)版圖橫跨臺灣與大陸。
所以,通常所提到的“康師傅”,是指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師傅”的母公司則是“頂新集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8日,臺灣查獲頂新國際集團旗下的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一案引起了臺灣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強烈反彈,全社會開始抵制頂新集團。
在這次風暴沖擊下,康師傅于當年10月宣布終止對臺灣味全“康師傅”商標授權,并撤回在當?shù)氐膬蓷l泡面生產線,味全也因而決定全面停止所有面體的生產。
春運神器方便面不好賣了
雖然臺灣康師傅公司解散的結局,屬于問題油惹的禍,但是大陸康師傅增長乏力也是事實。
財報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康師傅控股實現(xiàn)營業(yè)額69.13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下滑9.44%。集團凈利潤3.12億美元,下滑32%。股東應占凈利潤2.13億元,同比下降37.85%。
在產品層面,2016年前三季度,康師傅合計25.11億美元的方便面銷售額中,容器面、高價袋面、中價袋面和干脆面及其他銷售額,分別約為12.21億、8.01億、4.41億和0.48億美元,相較2015年同期增長-11.24%、-28.67%、50.09%和-21.99%。也就是說,除了中價袋面增長,其余產品都在下滑。
交銀國際在公布的2017年投資展望中指出,康師傅近10年來都沒有進步,沒有推出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已經“賣不動了”,建議投資者沽出。
作為方便面行業(yè)龍頭老大的康師傅是一面鏡子,折射出這個行業(yè)的沒落和窘境。
資料顯示,自2011年開始,中國方便面銷量持續(xù)5年下跌,2015年,中國內地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2016年調整仍在持續(xù)。據(jù)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日前發(fā)布的最新統(tǒng)計分析顯示,2015年,中國內地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上年下跌6.75%。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在2016年1月至8月,整個方便面行業(yè)都在深度調整中。根據(jù)對全國22家方便面企業(yè)的統(tǒng)計,有9家都出現(xiàn)銷售下跌,多個品牌已開始調整經營方向。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