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房屋后人介紹普通墻體上有文字組成的“字體畫”。廖靜 攝
圖為古厝內斑駁的墻體。廖靜 攝
在一座閩南風情十足的紅磚大厝前,福建泉州南安市洪瀨鎮(zhèn)的一位六旬老人謝聰敏因祖厝部分木雕墻體失竊,而懊惱不已。
閩南古厝受世界多元建筑影響,呈現出奇特的傳統古建筑裝飾形態(tài),其華麗多姿的裝飾紋樣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和藝術內涵。但中新網記者連日來探訪發(fā)現,泉州這些沒有納入文物保護的古建筑,營造了厚重僑鄉(xiāng)韻味,卻處境尷尬;不少古厝已經破敗不堪,甚至大量失竊。
新加坡華僑富商謝允成是南安最早捐資興辦文化教育的華僑之一。1901年間,他先后在家鄉(xiāng)捐資建設第一所新式學堂和一座基督教堂,被當地民間譽為“洪瀨教育第一人”。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