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G20結構性改革高級別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海外網2月26日電據(jù)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結構性改革要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是改革要關注順序,二是總需求管理應當適當擴張。
樓繼偉解釋,有些結構性改革會帶來緊縮效應,有些則能帶來擴張效應;有些短期能見效,有些是長期見效。
在整個經濟蕭條階段,如果有選擇余地,要優(yōu)先選擇帶有擴張效應的項目。如果財力允許,應以適度擴張的需求管理來配合改革。中國在這兩方面都有空間:
一、中國有不少帶來擴張效應、見效快的改革。
具體包括:
1.減少管制。中國通過簡政放權,加快放松了很多行政方面的管制。過去幾個月辦成的事情,現(xiàn)在幾天就能辦成。這是擴張性、提高效率的過程。
2.針對性減稅,尤其是鼓勵創(chuàng)新的減稅。這個政策見效快。
3.增強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和流動性,帶有擴張性。放在歐洲的話,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可能導致勞動力流到其他國家,在中國則不會出現(xiàn)那樣的問題。
4.中國還有些特殊的問題,也使得改革有選擇余地。如對于居住在城里的農民工,讓他們快速市民化,會帶來擴張性需求。加強質量、環(huán)境和專利方面的監(jiān)控和執(zhí)法,帶來擴張性效應。中國民眾有對更高質量、更高品味產品的需求,中國買遍了全世界,從LV包到尿褲,這些都有很多功課可做。
二、中國財力允許,有空間擴大總需求。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實施適度寬松的總需求政策,重點放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國財政有空間,赤字率可以適當擴大。
樓繼偉表示,有一些帶來緊縮效應的改革,也需要做。比如削減過分、不可持續(xù)的福利,還有去產能。去產能方面,今年預算有這方面支持,通過財政支持,尤其是幫助下崗工人。結構性改革要和宏觀政策結合,安排好優(yōu)先順序,實現(xiàn)短期和長期增長的平衡。
?
?
?
相關鏈接:
AC米蘭陷泰商驚天騙局?巨頭:是被中國經濟坑了?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