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神秘之旅》(記者 黃敏攝)
?
海口網(wǎng)7月17日消息(記者 黃敏 實習生 曹李揚) 想看“千手千眼觀世音”嗎?想知道櫸木樹瘤是如何做成“寶鼎”嗎?想知道根雕如何成字嗎?昨天上午,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文聯(lián)主辦、省根雕文化藝術協(xié)會承辦的2011海南“東方神木”博覽會暨海南省第三屆根雕藝術精品展在??谑畜w育館拉開帷幕。本次根雕精品展出時間為半個月,展出作品1000余件,免費參觀。這些根雕均出自我省各市縣根雕藝術愛好者之手,經過評選,其中共有8件作品獲得金獎。專家表示,這些作品無論在意境上還是創(chuàng)意上均有新的突破,彰顯海南陰沉木、黃花梨、老船木、海漂木等藝術品及工藝品的藝術魅力。
?
?
作品《四代同堂》(記者 黃敏攝)
?
樹瘤做寶鼎 茶桌有專利
進入展廳,一座高約2.8米的“薪火寶鼎”引人注目,這是由我省臺商顏正吉、余秀燕以及中國根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劉勇共同創(chuàng)作。據(jù)介紹,該作品選用優(yōu)秀的海南根雕材料“坡壘”和“櫸木樹瘤”,重約1噸,鼎的形態(tài)把美學和古文化結合為一體,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鼎文化的精髓。
余秀燕介紹,最初她是想創(chuàng)作一個關于“傳承”意境的作品,因此花了一年的時間深入到大山內尋找合適的材質,原本做成了火炬的形態(tài),但加入了劉勇的創(chuàng)意后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這也是該件作品的首次展出。
余秀燕還告訴記者,她所展出的另一件展品即在展廳中央的一套根雕茶桌,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該茶桌獲得國家專利。余秀燕介紹,她在茶凳上安裝了入水口,而在大茶桌上安裝了出水口,這樣就可以坐著完成用熱水燙洗茶具的全部工序,而且不會產生積水。
此外,一尊由香樟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觀世音”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它是作者用2年時間精心雕刻而成,高約2.25米,寬約1.2米,總價值超過120萬元。
?
?
作品《千手千眼觀世音》(記者 黃敏攝)
?
枯死盆景做根雕
根雕愛好者陳海云的作品《一帆風順》獨具特色,因為可以“兩面看”。這是一個未經加工、完全自然風化的重陽木根雕,經過清洗和簡單的剪裁創(chuàng)作而成。
正面看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帆船,而從背面看則有一個龍頭,還配上一個形似孔雀開屏的鳳尾,因此背面的名字則為《龍鳳呈祥———龍頭鳳尾》,該作品也被評為金獎。
“我給它取名叫四代同堂,但有人剛才給我建議應該叫死都不放過。”退休干部陳國才在向記者介紹他的根雕作品“四代同堂”時笑道,這件根雕作品原本是他家里盆景香蘭樹,枯死之后,他不忍丟棄,又將盆景“改造”成了根雕作品,加入了鳥巢和小根雕做成的鳥兒。他解釋說,之所以叫四代同堂,是想反映一個家庭的和睦相處,在最頂上的兩只是家長,守著底下代表子孫的小鳥們,非常溫馨。
?
?
?
根雕作品吸引參觀者。(記者 彭桐攝)
?
根石結合超億年
在展廳里,一件獲得銀獎的作品《根石緣》以其“年長”令人吃驚。林詩大介紹,該件作品獨具海南特色,因為是海南特有的火山巖與土檀根雕相結合體,而火山巖的形成已經經過了上億年,這件作品是木石的自然結合,火山巖在曲折的根雕上像綻放的花朵,石中含木,木石相銜,沒有經過加工,非常難得。
另一件異質同構的作品《神秘之旅》則利用了荔枝木和銅管進行拼接,帆船是荔枝木的自然根雕,而底座是銅管焊接而成,似有沖鋒之意,與帆船乘風破浪的含意上下呼應。林詩大表示,這是利用不同材質同體創(chuàng)作的一件代表作,作者用現(xiàn)代的工藝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感,做工與創(chuàng)意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創(chuàng)作也非常大膽,因此被評為銀獎作品。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